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其中一條重要措施就是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這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在隨后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次記者會上,國家發(fā)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雖然難度較大,但要在今年堅持推進價格改革。記者了解到,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改革將是其中的重頭戲。
據(jù)了解,自去年以來,我國圍繞資源性產品、促進節(jié)能環(huán)保推出了一系列價格改革措施。在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改革的同時,對油品質量進行了升級,對油品實行了優(yōu)質優(yōu)價政策。汽油國Ⅳ標準已經全面實行,上海、北京、江蘇的一些城市已經提前使用國Ⅴ的汽油,到2017年全國都要用國Ⅴ的汽油和國Ⅴ的柴油。
去年國家發(fā)改委還調整了非居民用氣的天然氣價格,化工行業(yè)有切身感受。2013年的增量氣價格一步調整到位,2012年之前的存量氣價格分3年達到增量氣的價格,F(xiàn)在存量氣的價格為每立方米2元左右,增量氣的價格為每立方米2.95元。徐紹史表示,這兩個價格將在3年之后達到一致。
可再生能源加價和環(huán)保電價也在去年出臺?稍偕茉措妰r附加從0.8分提到1.5分,這樣國家就可以建立基金去補貼可再生能源;脫硝、脫硫、除塵環(huán)保電價政策出臺,促進了節(jié)能減排。
徐紹史表示,今年要堅持推進價格改革。要總結完善階梯電價,指導落實階梯水價,適時出臺階梯氣價政策。要繼續(xù)放開一部分價格和收費的管理,暫時放不開的,要加快建立健全反映市場供求、促進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價格政策。
一些代表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必須加快推進油氣、煤炭等領域的價格改革,扭轉資源過度使用、環(huán)境壓力不斷加大的局面。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認為,中國資源性產品當前的價格根本無法向社會傳遞資源緊缺、能源供應不足的信號。而且,中國較低的能源價格實際上還補貼了國際市場。由于能源成本低,出口產品中很多是初級產品和高耗能產品。
代表委員們預計,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將在兩會后全面提速。據(jù)分析,油氣領域的價格改革需要與行業(yè)改革同步,將促進天然氣管網公平接入和開放,推動完善油氣價格機制,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煤炭則需要推進稅費綜合改革,資源稅從價計征也可能延伸到煤炭產品。
記者了解到,在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方面,各地也有著自己的設想,如內蒙古等地提出要從價計征煤炭資源稅,四川著手完善資源開發(fā)利益補償機制,推動建立天然氣市場化定價機制,調整優(yōu)化銷售電價水價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