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才剛剛顯露反彈勢頭的國際油價,又再度重回下跌通道之中。
11月12日收盤,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連續(xù)兩個交易日下挫,并且跌至了8月以來的低位,另一方面,當前的原油價格與10月1日的收盤價格基本持平,也就是說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震蕩后,油價又回到了第四季度較低的起點價位,弱勢可見一斑。
多位業(yè)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導致油價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于當前原油供應過量所導致,當前的原油庫存量已經達到了80年來的高位。
油價再度重挫
10月份曾經歷過強勢反彈的國際油價,市場上還正為其是否正式迎來反彈而頗有爭論的時間節(jié)點上,又再度陷入了低迷態(tài)勢之中。
截至11月12日收盤,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WTI12月原油期貨合約收盤下跌1.18美元,至每桶41.75美元,跌幅2.75%;同時,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合約收盤下跌1.75美元,至每桶44.06美元,跌幅3.82%。從整個今年的時間段來看,國際油價已經5次出現探底的情況,而按照往年的規(guī)律來看,通常在一年內油價兩次的探底已經屬于較為罕見的情況。
“當前國際油價最大的危險不是價位低,而是市場內利好因素嚴重匱乏,找不到給力的潛在支撐,說油價身處四面楚歌的境地也不為過。”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跌勢核心利空主要是因為美國原油庫存連續(xù)七周增長,422萬桶的增幅遠遠超過預期,同時庫欣地區(qū)庫存大漲223.7萬桶。另一方面,沙特繼續(xù)堅持不減產立場,OPEC報告承認真實產量超越上限。目前,交易商對供應過,F狀及明年前景也感到非常擔憂,市場情緒格外低迷。”
實際上,原油庫存高企的確已經成為了制約油價的最重要,也是最為外界關注的因素之一。11月12日,美國能源信息局EI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不含石油戰(zhàn)略儲備) 4.8703億桶,逼近了4月所觸及的4.9億桶的紀錄高位,同時較前一周增長422萬桶,遠超之前分析師做出的110萬桶的預期。“當前原油庫存的水平至少為過去8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李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月度報告指出,如果維持10月產量,明年全球日均過剩供應量約為56萬桶,雖較上月報告預測值每日75萬桶有所下降,市場供應過剩問題仍將持續(xù)。
目前發(fā)達經濟體原油庫存超過5年平均值,約1.5億桶,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而經合組織(OECD)經濟體原油庫存超過5年平均值,近2.1億桶,高于2009年初的1.8億桶。
除了供應端,原油需求方面的情況同樣堪憂。一位上海石油貿易商李先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美國和歐洲高企的原油庫存反映出整體消耗遠遠達不到強勁的地步,同時中國及亞洲這樣的重要消費區(qū)域經濟減速,也拖累了市場對需求前景的信心。
同時,經合組織(OECD)近日也曾發(fā)布警告稱,國際貿易的放緩可能導致全球主要經濟體再度陷入衰退,全球貿易數據令人深感擔憂。今年,全球貿易已危險地降至接近全球衰退時的水平。
“總體來看,當前供需面仍然是市場交易商的權衡重點,居高不下的美國原油庫存則正是當前供強需弱格局的有力佐證。美國9-10月傳統(tǒng)淡季結束后,庫存不減反增,近期大漲的庫欣庫存更是直接重壓WTI。同時中國及亞洲經濟疲軟,需求端亦難有太大指望,使得交易商的憂慮情緒加重。目前在油價再度接近40美元關口的時候,OPEC依然沒有明顯護市表態(tài),反而在月報中表示,10月其3138萬桶的日產量遠超3000萬桶的規(guī)定上限,導致利空膨脹反殺油價。”李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油價年內翻身恐無望
實際上,當前市場最為關心的是,積重難返的國際油價年內是否還存在行情反轉的希望,或者說,在諸多利空來襲的情況下,是否能夠迎來一些利好。
根據隆眾石化網給出的分析指出,“按照今年前幾次探底之后反彈的經驗來總結,如果原油價格要想獲得反彈,需要的利好總共是5點,分別是美國石油鉆井數量及原油產量下降、美元下跌、地緣政治緊張、股市轉好、需求預期轉好。不過當前美國產量未能持續(xù)下降,美元一改頹勢,中東局勢回歸平靜,股市難以連續(xù)大漲,也就是說這里面只有需求預期轉好能算得上是油價的潛在利好支持,可是低迷的全球經濟下,誰又能保證需求一定會轉好呢?”
盡管石油庫存高企,但是美國石油供應卻依然沒有減產的勢頭。根據美國能源信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大幅增長同時產量還在小幅回升,美國上周原油日均產量環(huán)比增加0.3%至918.5萬桶,觸及逾2個月高位,盡管較高峰時期的960萬桶日產量有所下降,但依然處于歷史高位水平。同時,更有外媒報道稱,11月份將有超過1900萬桶伊拉克石油進口到美國,為2012年以來最大數量,供應過剩的局面似乎仍有繼續(xù)發(fā)酵的空間。
除了美國之外,OPEC及俄羅斯也均表示不愿減產,沙特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近期表示,目前公司沒有減產計劃,將生產足夠的石油來滿足客戶需求,而這也表明沙特方面也不會進行減產,供應端的壓力進一步擴大。
除了供求層面之外,美元的加息預期也成為高懸在國際油價頭頂上的一把利劍。“美國10月非農就業(yè)數據強勁,導致美聯(lián)儲12月加息概率很高,目前已經強勢且未來可能會更加強勢的美元,將使油價受到進一步壓制。”上述石油貿易商李先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2日,美聯(lián)儲官員密集亮相發(fā)表講話。盡管美聯(lián)儲主席耶倫當日講話未對貨幣政策或宏觀經濟發(fā)表相關說法,但是圣路易斯聯(lián)儲行長Bullard重申支持加息,紐約聯(lián)儲銀行行長Dudley表示美聯(lián)儲政策委員會可能需要開始實施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
另一方面,從當前的情緒來看,市場上對國際油價的后市走向仍然普遍悲觀。國際能源署(IEA)在年度前景報告中表示,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局面將持續(xù)多年,對更清潔燃料和更高效率的追求將抵消油價下跌的影響。從現在到2020年原油需求將僅增長不到1%,油價不太可能恢復至每桶80美元。2020年后預計需求增長陷入停滯,未來20年僅增長5%。
與此同時,英國石油集團公司(BP)11月10日也表示,油價至少在未來三年內很難上漲到每桶60美元。只有到2016年年底,才可能看到需求超過供給。即便如此,價格慣性仍會推動油價繼續(xù)走低,并至少再維持數年。
(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