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改委2月28日宣布,自4月1日起,將天然氣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并軌,全面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同時試點放開天然氣直供大用戶用氣價格,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受訪專家認為,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以及直供用戶用氣價格放開試點,意味著天然氣價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也為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特別是價格完全市場化打下基礎。
調整:
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并軌
本世紀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資料顯示,2014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達32%左右。對此,有關方面要求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此背景下,國家加快了天然氣價格改革步伐。記者梳理發(fā)現,在此次天然氣價格調整之前,天然氣存量氣(上一年的實際用氣量)和增量氣(今年比上一年新增的用氣量)價格已有過兩次調整。一個是在2013年,發(fā)改委上調了非民用天然氣的門站價格。存量氣價格和增量氣相比,便宜0.88元/立方米。另一個則于2014年,國家發(fā)改委上調了存量氣部分的價格,幅度為0.4元/立方米。兩者價差縮小至0.48元/立方米。再加上此次發(fā)改委通知的存量氣上調0.04元/立方米,增量氣下調0.44元/立方米,至此,兩者順利實現并軌。
“盡快實施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并軌,不僅有利于創(chuàng)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促進企業(yè)平等競爭,也為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奠定良好基礎。價格并軌后,非居民用氣價格基本理順,意味著天然氣價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另外,此時調價可謂“恰逢良機”。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持續(xù)大幅下降,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也相應回落,這為實現價格并軌創(chuàng)造了有利時機。“按照現行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先期開展改革試點的個別省份只需提高0.02元,即可實現并軌,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該負責人如是說。
影響:
企業(yè)負擔減輕居民生活影響甚小
這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在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進程中尚屬首次。那么,此次調價又會對居民和企業(yè)分別產生哪些影響?
據分析,此次調價對居民影響甚小。由于這次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因此對居民生活和價格總水平沒有直接影響。但值得注意的的是,在今年底將全面建立的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是否會增加居民生活負擔?根據去年有關方面發(fā)布的《關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居民用氣分為三檔。第一檔用氣量按覆蓋區(qū)域內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第二檔用氣量按覆蓋區(qū)域內95%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第三檔用氣量為超出第二檔的用氣部分。對此,發(fā)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明確強調,在非居民用氣價格全面理順后,我國將來要在做好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的前提下,逐步理順居民用氣價格。
對企業(yè)而言,用氣成本將有所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會減輕企業(yè)負擔。通知指出,將各省份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提高0.04元,實現價格并軌。盡管存量氣價格微幅提高,但增量氣價格出現了幅度較大的下調。根據測算,這次價格調整,將使企業(yè)用氣成本減少300億元。因此綜合來看,這次改革是順勢而為,既有利于能源改革,也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形勢下的企業(yè)減輕了經濟負擔。
成果:
推進市場化改革
天然氣作為一項清潔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我國的天然氣價格目前還是由政府來確定的。政府決定價格,固然有利于加強管理,但同時也會造成阻礙市場合理化競爭的弊端。在此次改革之前,不同企業(yè)有不同的“賬本”。因為存量氣和增量氣的價格不同,不同企業(yè)承受的成本也各異,客觀上造成了企業(yè)之間的“不公平待遇”。
“而價格并軌可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用氣企業(yè)平等競爭。”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總結道。
近年來,我國陸續(xù)放開了海上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出廠價格和液化天然氣氣源價格,這對調動企業(yè)生產和進口積極性,引入民間投資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此次天然氣價格改革又開啟“破冰之旅”,將為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推動奠定基礎。中國石油大學教授王震就表示,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將為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特別是價格完全市場化打下基礎。(陳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