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金涌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煤變油是翻山,醇醚是打隧道。在他看來,煤變油“是短視的,是近視眼”,而走醇醚路線更為劃算。
不過,雖然近年來醇醚燃料已成為新能源發(fā)展的熱點話題,也是甲醇下游市場的第一消費領域,但金涌看好的醇醚路線多年來在國內卻一直未取得大的進展。以昆明為例,早在2006年就已有企業(yè)嘗試在全市范圍內推廣醇醚燃料,但此后卻鮮有下文。
不過,記者近日從安寧工業(yè)園區(qū)管委會獲悉,由云南英茂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英茂能源”)投資建設的3萬噸/年醇醚清潔燃料添加劑項目已基本完工,并將于明年上半年投產。但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這一新能源在推廣過程中,仍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經濟成本降低
環(huán)境效益明顯
雖然對于不少人而言,醇醚燃料仍是比較陌生的字眼,但它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后,甲醇已經作為燃料開始推廣了。
有別于單純的甲醇,英茂能源推出的醇醚清潔燃料是將甲醇和改性二甲醚以一定的比例摻入液體烴類制備而成的復合燃料。這樣的復合燃料混合不同比例的汽油、柴油即可得到醇醚汽油、醇醚柴油等系列產品。
在英茂能源的宣傳冊上,記者看到,醇醚清潔燃料有這樣4個方面的優(yōu)勢:使用方便,無需改車,直接加注使用,并可與汽油進行任意比例混合;安全可靠,克服了甲醇汽油冷啟動困難、動力減弱等難題;高性價比,相對于汽油、柴油,使用成本顯著降低;清潔環(huán)保,機動車尾氣可PM2.5的排放可降低50%以上。
已經使用醇醚清潔燃料多時的張師傅對這些優(yōu)勢感受明顯。他告訴記者,加注醇醚燃料并不需要改動汽車的任何部件,動力方面也沒有任何影響,最為關鍵的是價格便宜。
“我的車排量是1.6的,以全程高速為例,百公里油耗在5.1—5.4之間,加醇醚清潔燃料的能耗在6.5—7.2之間,雖然能耗有所增加,但價格卻便宜了不少。”張師傅給記者算了筆賬,當前昆明市場93號汽油的價格是6.64元/升,跑一百公里需要花費35元左右,而醇醚燃料的價格為4.2元/升,算下來,跑一百公里不到30元。
這樣的對比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過去的半年中,國內油價經歷了“十連跌”,而另一方面,在排放上,醇醚清潔燃料PM2.5的排放可以減少50%以上。
實際產能遠未飽和
推廣之路依舊漫長
正是看好醇醚清潔燃料廣闊的市場前景,英茂能源才下決心投資500萬元在安寧工業(yè)園區(qū)麒麟片區(qū)建設醇醚清潔燃料添加劑項目。項目建設有1條醇醚清潔燃料添加劑生產線以及相應配套設施,可形成年產3萬噸醇醚清潔燃料添加劑的生產能力。
“整個項目設備調試已經完成,只差最后的竣工驗收了,預計明年上半年可以正式投產。”英茂能源安寧項目負責人陳平坦言,雖然設計能力為年產3萬噸,但受制于市場需求,預計實際生產量每個月只有350—400噸,遠低于設計產能。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和醇醚燃料的市場推廣有限是分不開的。安寧工業(yè)園區(qū)管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園區(qū)的公務車也嘗試過加注醇醚燃料,但終究因為加注網點少而不得不放棄。
針對這樣的問題,英茂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中國對新能源燃料還沒有明確的標準,所以暫時還無法進入普通零售加油站進行銷售,而且即使國家同意加油站銷售這種清潔燃料,由于清潔燃料的價格優(yōu)勢比較明顯,勢必會對傳統(tǒng)汽柴油產生不小的沖擊,所以要進入幾大石油公司的銷售體系,肯定會遇到非常大困難和阻力。
“如果公司自己來建立加油站,勢必產生非常大的負擔和經濟壓力,在油價持續(xù)下跌的背景下,我們的市場推廣將會更加困難。”上述負責人直言,醇醚清潔燃料仍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