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的冷與熱 哪個領域在升溫?
作者/來源: 日期: 2015-10-19 點擊率:1363
眼下,煤化工領域一冷一熱。此前被熱捧的煤制烯烴、煤制油和煤制氣項目悄然退燒。根據中國石化聯合會2011年8月公布的數據,在建擬建產能分別高達2800萬噸、4000萬噸和1500億立方米。但據記者了解,以目前開展前期工作和正在建設的項目推算,到“十三五”末,我國煤制烯烴、煤制油和煤制氣有效產能很難突破1500萬噸、2000萬噸和680億立方米,較預計產能銳減一半。但與此形成顯明對比的是,此前并不被看重的以煤熱解為龍頭的煤炭分質利用卻悄然升溫。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建成、在建、擬建的煤熱解產能超過1.8億噸。其中,僅今年投產的中低溫煤焦油加氫項目產能就有200萬噸,對應的熱解產能超過2000萬噸。2016年還有160萬噸中低溫煤焦油加氫和1600余萬噸煤熱解產能釋放。人們不僅要問,煤炭分質利用緣何會柳暗花明?
制約瓶頸逐一解決
7月12日,由陜西煤業(yè)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柯林斯達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聯合開發(fā)的氣化-低階煤熱解一體化技術(CGPS),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倪維斗、金涌等9位專家組成的鑒定組認為:該技術通過熱解與半焦氣化技術的耦合,以半焦粉氣化產生的高溫煤氣作為熱載體,進行逆向串級直接接觸熱解,實現了高溫煤氣顯熱的高效合理利用與低階煤的梯級熱解。其萬噸級工業(yè)化試驗裝置工藝流程主裝置及自動化控制先進合理,便于操作和穩(wěn)定運行。整套技術推進了低階煤定向熱解制高品質焦油與煤氣技術研發(fā)進程,屬國際首創(chuàng)、居領先地位。
這時時隔不足20天時間,我國誕生的又一先進煤熱解技術。6月25日,由陜煤化集團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與華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fā)的低階粉煤回轉熱解制取無煙煤工藝技術,順利通過了由陜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以金涌院士為組長的鑒定組認定:該技術攻克了煤低溫熱解領域粉煤潔凈化分質利用關鍵性技術和裝備,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上述兩項技術成果只是我國煤分質利用技術突飛猛進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近幾年,以煤熱解為龍頭的我國煤分質利用領域的新技術層出不窮:2010年,神木天元化工公司將自主開發(fā)的中低溫煤焦油輕質化技術與塊煤中低溫熱解技術、煤焦油延遲焦化技術集成耦合,建成年產135萬噸塊煤熱解-50萬噸煤焦油加氫制取石腦油、柴油餾份工業(yè)化示范裝置,成功突破了塊煤熱解、荒煤氣制氫、中低溫煤焦油固定床加氫技術大型化應用難題;
2011年,河南龍成集團成功開發(fā)低階煤旋轉床熱解技術,并建成30萬噸/年工業(yè)化裝置;
2013年4月27日,陜煤化集團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fā)的中/低溫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多產中間餾分油成套工業(yè)化技術(FTH),被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為組長的鑒定組認定為“系世界首創(chuàng),居領先水平”,采用該技術建設的12萬噸/年工業(yè)化裝置,現已穩(wěn)定運行2年多時間,成為全球首套煤焦油固定床全餾份加氫工業(yè)化示范裝置;
2015年7月,采用上海新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北新啟元能源技術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fā)的劣質油全返混沸騰床加氫技術建設的河北新啟元能源技術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15萬噸/年中低溫煤焦油全餾份加氫裝置一次投料成功并實現穩(wěn)定運行;
2015年8月20日,采用延長(石油)集團與美國KBR公司合作開發(fā)的渣油懸浮床加氫催化裂化技術(VCC)建設的全球首套煤焦油懸浮床加氫裂解工業(yè)化裝置——延長安源化工有限公司50萬噸/年中低溫煤焦油懸浮床加氫工業(yè)化裝置實現中交……
“目前,僅陜煤化集團就開展了6個不同方向的煤熱解技術研究。其中3項研究已經完成中試,另外3項研究取得了關鍵技術突破。”全國人大代表、陜煤化集團黨委書記華煒自豪地對記者說。
他向記者介紹,煤分質利用理念最早由陜煤化集團提出。其整體思路是:含油率較高(5%以上)的低階煤,經中低溫(550~850℃)熱解,抽取其中的焦油、煤氣等輕質組分,同時獲得熱值較高的清潔材料半焦。煤氣用于制氫或甲烷;煤焦油經提酚等處理后與氫氣催化裂化反應生產石腦油和柴油餾分;脫除了揮發(fā)份的半焦,比原煤熱值更高、更潔凈,既可氣化生產合成氣,繼而生產化工產品,又可作為優(yōu)質民用燃料和電廠燃料,還可替代無煙煤,用于煉鋼爐的高爐噴吹,從而實現了煤的分質分級高效清潔利用。以熱解為龍頭的煤分質利用自上世紀30年代起就受到各國關注。
目前,全球已經有近20個煤熱解技術問世。中國于上世紀80年代末成功開發(fā)了立式爐塊煤熱解技術,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全國煤熱解產能已經超過8000萬噸/年。但立式爐只能以塊煤作原料、煤氣有效成份和熱值低、單爐產能小等弊端,使其進一步推廣受到限制,也難以真正體現煤分質利用的高效與清潔。為此,近幾年,粉煤或全煤熱解技術成為眾多企業(yè)和科研單位競相開發(fā)的方向。這其中,高溫煤氣中的油塵分離、高濃度(含焦油、酚、苯、氨氮、COD)熱解廢水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以及裝置大型化成為制約粉煤或全煤熱解的3大難題,也是煤分質利用必須邁過的3道檻。現在,經過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上述3大難題已經全部有了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案。
其中,神木天元公司與華陸公司開發(fā)的低階粉煤回轉熱解制取無煙煤工藝技術,在用熱煙氣干燥粉煤的同時,吹出粒徑小于0.2毫米的煤塵,大幅減少了后序熱解過程煤焦油中的煤塵量,并巧妙運用高速離心分離技術,將含有少量煤塵的焦油進行高效分離,最終破解了粉煤熱解過程油塵難以分離的難題。CGPS技術則將粒徑小于25毫米的末煤經分級布料進入帶式爐,形成多層移動顆粒床層,利用不同顆粒煤層組成的移動過濾層,通過慣性碰撞、擴散沉積、重力沉積、直接攔截、靜電吸引等過濾原理,實現對熱解煤氣的高效自除塵(除塵率達96%以上,焦油中含塵量降至0.32克/標方以下)。熱解廢水處理方面,神木天元公司通過將多項先進水處理技術集成耦合,探索出可行的熱解廢水解決方案。該方案經破乳、膜處理、生化處理后,所得中水全部返回系統(tǒng)再利用,從而實現了煤熱解廢水的零排放,現已經通過了中試裝置驗證。正在建設的120噸/小時工業(yè)化裝置,已經完成單元調試,將于9月開始聯動試運行。屆時,長期困擾煤分質利用的熱解廢水處理難題也將告破。
至于熱解裝置大型化問題,河南龍成集團開發(fā)的低階煤旋轉床熱解技術已經建成并運行了兩套80萬噸/年工業(yè)化裝置;北京柯林斯達公司開發(fā)的帶式爐內熱式粉煤(或褐煤)熱解技術單爐規(guī)?蛇_100萬噸/年;陜煤化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模塊化工藝,一個模塊年處理煤量可達300萬噸~400萬噸……不僅如此,包括CGPS等數套工藝均采用油洗替代傳統(tǒng)工藝的水洗,從而大幅減少了熱解廢水的產生,并使副產的半焦(或焦粉)變得更加清潔。加之這些工藝的熱解煤氣中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烯烴等有效氣成分均超過80%,具有熱值高、有效氣含量高、品質優(yōu)等特點,既可制氫,又可生產液化天然氣,還可生產高附加值化工產品,能夠真正實現煤氣的全部資源化利用。
神木富油公司開發(fā)的FTH技術、上海新佑能源科技公司開發(fā)的沸騰床加氫技術,以及延長石油集團開發(fā)的VCC技術,均可實現對劣質煤焦油的全餾分加氫處理,大幅提高煤焦油加氫過程液體產品收率和企業(yè)經濟效益。“此前人們擔心的煤熱解所得半焦(或焦粉)的出路問題,而今也有了理想的解決方案。”華煒向記者透露。
他說,早在3年前,立志于煤炭分質分級利用的陜煤化集團就開始關注半焦(焦粉)的出路問題,并委托陜煤化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這方面的研究。經過幾年努力和大量工業(yè)化應用試驗表明,半焦(焦粉)制備水煤漿氣化或直接氣化,其效果與原煤并無多大區(qū)別;用于高爐噴吹替代無煙煤也是完全可行的;用作居民冬季取暖的燃料,由于在熱解過程已經脫除了硫、氮、揮發(fā)分,不僅熱值高,且潔凈耐用。為解決傳統(tǒng)塊煤熱解過程中攜帶含氨廢水污染環(huán)境等問題,陜煤化集團聯合相關科研單位,開發(fā)并工業(yè)化應用了油洗工藝和干法熄焦技術,現已經全部經過工業(yè)化應用驗證,從而確保了所得半焦綠色清潔,各項質量指標滿足甚至優(yōu)于優(yōu)質無煙塊煤質量要求。
另外,為使老百姓方便地使用潔凈焦粉,陜煤化集團還建成30萬噸/年型焦生產線,現已開始生產并對外銷售型焦,其產品深受用戶好評。“我們開發(fā)的純氧連續(xù)氣化技術,不僅可以以無煙煤作原料,也可用焦炭、煙煤、型煤等碎煤作原料。”江西昌昱實業(y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樂群的話證明了華煒的說法。陜西府谷奧維乾元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濤亦向記者證實:該公司30萬噸/年合成氨、52萬噸/年尿素裝置配套的水煤漿氣化爐所用原料一半以上就是其自產的焦粉,裝置2年多的運行結果表明:焦粉替代原煤制漿造氣沒有問題。“目前,河北省散燒煤量達6000萬噸/年,京津冀地區(qū)散燒煤量更高達7200萬噸/年,由于散燒煤過程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煙塵,導致當地霧霾不斷加劇且很難治理。但若全部換成天然氣,因受到各種因素制約短期內難以實現。后期,一旦清潔半焦或型焦能夠在京津冀地區(qū)推廣應用,不僅能夠極大地緩解京津冀地區(qū)的環(huán)境壓力,也將徹底解決困擾煤分質利用發(fā)展的半焦(焦粉)的出路問題。”謝克昌說。“可以說,一度制約煤分質利用的幾大關鍵核心問題,現已全部得到解決,煤分質利用已經擁有較為堅實的技術支持。”華煒高興地表示。效益可觀贏得認可在突破技術瓶頸的同時,煤分質利用示范項目良好的經濟效益、節(jié)能環(huán)保效果、能源轉換效率,以及廣泛的外延特性,同樣令業(yè)界振奮。
目前,國內共有3家煤分質利用示范企業(yè),分別是:陜煤化集團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內蒙古慶華集團煤化工公司、黑龍江寶泰隆煤化工股份公司。這3家企業(yè)均以煤熱解為龍頭,然后對熱解產生的煤氣、煤焦油、焦炭進行深加工利用。其工藝流程如下:煤→熱解→煤氣+煤焦油+焦炭;煤氣→制氫(或生產甲醇等化工產品);煤焦油+氫氣→柴油餾分+石腦油+石油液化氣;焦炭→煉鐵、電石、化工或民用。所不同的是,神木天元采用的是中低溫煤熱解工藝;寶泰隆選擇了高溫煤熱解路徑;慶華集團同時采用了煤中溫和高溫熱解兩種工藝。神木天元公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煤分質利用示范企業(yè),擁有年產135萬噸煤中低溫熱解、2.2萬噸精酚、50萬噸中低溫煤焦油加氫生產能力。自2010年4月投產以來,該公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54億元,實現利潤超過14億元。據該公司董事長毛世強介紹,今年以來,在國內成品油、焦炭及其他化工產品價格持續(xù)大幅下跌、傳統(tǒng)煤化工企業(yè)大面積虧損、現代煤化工企業(yè)微利甚至虧損經營的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神木天元公司依然逆勢走紅——1~7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87億元,上繳稅金8000余萬元,實現凈利潤3700余萬元。記者了解到,內蒙古慶華集團、黑龍江寶泰隆公司兩家煤分質利用示范企業(yè)同樣取得了不俗業(yè)績。其中,寶泰隆公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470萬元,同比激增1.46倍。煤分質利用項目顯著的節(jié)能減排效果同樣令業(yè)界稱道。
北京焦化廠原總工程師陳衛(wèi)國表示,煤的有用成分主要包括揮發(fā)分和固定炭。雖然國內外煤的利用途徑很多,但無論是燃燒取暖發(fā)電,還是作為化工生產原料,均未對揮發(fā)分和固定炭進行分離,而是直接燃燒或氣化,不能發(fā)揮兩種成分各自優(yōu)勢,導致煤的利用效率與能量轉化率低下,排放物多,環(huán)境污染重。但煤分質利用則不同。它先通過熱解將固定炭和揮發(fā)分分離,再對其分別加工利用,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能源與資源,整個過程的能源轉換效率高達70%以上,真正實現了煤的清潔高效利用。
陜西省石化聯合會副會長胡海峰、延長石油集團高級顧問張積耀等專家則向記者介紹,無論傳統(tǒng)煤化工還是現代煤化工,合成氣中都存在碳多氫少的問題。為了實現碳/氫平衡,煤化工企業(yè)不得不用超過1/4的煤生產氫氣。每生產1噸氫氣,又會產生22噸二氧化碳,導致煤化工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而包括神木天元公司在內的煤分質利用項目,從煤氣或荒煤氣中提取氫氣,沒有為制氫單獨消耗煤炭,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大幅減少,綜合能耗顯著下降。陜西省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賀永德則以神木天元公司135萬噸/年煤中溫熱解聯產50萬噸/年中溫煤焦油加氫項目運行多年的實際數據為例表示,與直接或間接煤制油項目相比,煤分質利用制油的綜合能耗僅相當于前者的2/3,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于前者的1/2,項目投資額僅為前者的1/3~1/2,50萬噸/年規(guī)模煤制油年減排二氧化碳可達43萬噸。據記者了解,已經形成年產800萬噸潔凈煤、500萬噸煤熱解、66萬噸煤焦油加氫、2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20萬噸甲醇制芳烴、10萬噸粗苯加氫、20萬噸己內酰胺、200噸碳纖維、1億塊粉煤灰制磚生產能力的慶華集團,不僅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還憑借其完整的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鏈,年回收利用焦爐煤氣10.8億立方米,節(jié)約標煤5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5萬噸。
“目前情況下,煤分質分級利用無疑是煤炭最合理的利用路徑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他說,以煤熱解為龍頭的煤炭分質分級利用,先通過溫和的物理方式,將煤中輕質易揮發(fā)也是附加值高的部分“拔”出來,剩余部分該怎么用還怎么用,等于用最低的能量消耗獲得了高附加值產品,既符合高質高用、低質低用的客觀規(guī)律,也極大地降低了單位產值能耗。更為可貴的是:通過熱解獲得的煤焦油、煤氣、焦炭(半焦或焦粉)能夠方便地與傳統(tǒng)煤化工、現代煤化工、超超臨界發(fā)電、IGCC、城市熱電聯供、建材,甚至石油化工對接耦合,實現多聯產與不同工藝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從而構筑起跨行業(yè)發(fā)展的大煤化工構架,使煤炭高效利用的途徑更加豐富、前景更加廣闊。政策惠顧前景可期煤分質利用示范企近幾年良好的表現,不僅贏得業(yè)內專家和企業(yè)的稱贊,也獲得了政府的認可。這一點,從近幾年相關政策對煤分質利用的扶持可見一斑。
2014年8月20日,在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的《西部地區(qū)鼓勵類產業(yè)目錄》中,為各屆熱捧的5大現代煤化工未能入列,而“15萬噸/年及以上單套無水煤焦油深加工”卻列入其中。此前發(fā)布的《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和《中西部地區(qū)外商投資優(yōu)勢產業(yè)目錄(2013年修訂)》,也分別將煤焦油深加工和焦炭副產品綜合利用列入“鼓勵類”。由于煤焦油深工或綜合利用均屬煤炭分質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該《目錄》被解讀為國家鼓勵在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煤分質利用。到后來,更多政策則更加明確地鼓勵煤分質利用發(fā)展。2014年11月9日,國務院下發(fā)的《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行動計劃(2014~2020)》指出:要制定和實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規(guī)劃,積極推進煤炭分級分質梯級利用,加大煤炭洗選比重,鼓勵煤矸石等低熱值煤和劣質煤就地清潔轉化利用。2015年1月12日,國家能源局、環(huán)保部、工信部聯合下發(fā)的《關于促進煤炭安全綠色開發(fā)和清潔高效利用的意見》指出:在條件適合地區(qū),積極推進煤炭分級分質利用,優(yōu)化褐煤資源開發(fā),鼓勵低階煤提質技術研發(fā)和示范,推廣低階煤產地分級提質,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一位參與《“十三五”煤炭規(guī)劃(草案)》編制工作的專家向記者透露,利用熱解和煤焦油加氫技術生產石腦油和柴油餾分,不僅能增加我國油品供應,還為富煤缺水的西部地區(qū)找出了經濟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的路子。因此,《“十三五”煤炭規(guī)劃(草案)》將鼓勵利用新疆哈密、準東、陜西榆林等地含油較高的低階煤或富流煙煤進行煤分質利用試驗示范。但由于幾套褐煤提質項目的效果差強人意,將不再鼓勵褐煤提質。另一位參與了《國家能源“十三五”規(guī)劃(草案)》編制工作的專家亦表示,考慮到煤炭分質分級利用良好的經濟效益與顯著的環(huán)保與節(jié)能減排效果,《國家能源“十三五”規(guī)劃(草案)》將會要求:加強富油煤分質分級高效清潔轉化技術的研發(fā)應用,有序推進陜北、隴東等地區(qū)富油煤資源深加工。2015年7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fā)布了《關于規(guī)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二次征求意見稿)。大型煤提質(熱解)技術,包括干燥、熱解、焦油加工等成套技術等都已經位列該指導意見的6大示范內容之一。7月12日,參加CGPS技術成果鑒定會的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謝克昌院士透露,煤分質利用已經被確定為煤炭高效利用的方向,國家科技部已將百萬噸煤定向熱解制高品質焦油及煤氣確定為“十三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要求2020年以前取得突破,建成百萬噸級示范項目。而據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金柱介紹,2014年4季度,陜西省及榆林市政府就向國家能源局遞交了一份《關于用榆林蘭炭(半焦)替代無煙塊煤助京津冀地區(qū)減霾的報告》。該報告得到國家高層及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委托陜煤化集團等單位進行科學客觀翔實的調研論證。2015年初,一份翔實報告再度上報給國家能源局。
報告認為,只要熱解過程采用了油洗和干法熄焦或清水熄焦,并踐行的是煤分質分級利用的理念,不僅能夠確保生產過程高效清潔,也能保證所得半焦(焦粉)的清潔,可以完全替代無煙塊煤用作民用燃料。由于油洗和干法熄焦或清水熄焦均在陜煤化不同裝置上應用驗證,并不存在懸而未決和技術或工程問題,后期,一旦新建煤分質利用項目全部采用這些潔凈工藝,并形成一定規(guī)模,就有望獲得京津冀地區(qū)政府相關配套政策支持,加快半焦進入該地區(qū)散燒煤市場的步伐,徹底解決煤分質利用企業(yè)的后顧之憂。項目增多產業(yè)提速近幾年,進軍煤分質利用的企業(yè)不斷增多。今年以來,能源化工領域投資回落、現代煤化工由熱轉冷的背景下,投資者對煤分質利用的熱情依然有增無減。
5月24日,在西安舉行的第19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上,擁有低階煤旋轉床熱解專利技術的河南龍成集團,與榆林市政府簽訂了總投資72億元的1000萬噸/年粉煤清潔高效綜合利用項目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成龍集團將在神木縣境內,建設千萬噸級煤分質利用循環(huán)經濟示范基地。
一個多月后的7月7日,在第21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新疆廣匯能源股份公司與酒泉市瓜州縣簽訂了總投資70億元的1000萬噸/年煤分質利用項目合作協(xié)議。根據規(guī)劃,該項目將于2015年10月開工建設,達產后,每年可生產300萬噸提質煤、8.8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100萬噸煤焦油,7萬噸化工產品,年銷售收入可達40億元、稅金10億元。此前,廣匯能源股份公司曾發(fā)布公告稱:經反復研究分析,新疆哈密淖毛湖煤質屬于特低硫、特低磷、高發(fā)熱量的富油、高油長焰煤,是非常理想的化工用煤。為實現公司擁有的稀缺優(yōu)質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擬終止控股子公司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100萬噸/年煤制烯烴、15.2億立方米/年煤制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前期工作,改為斥資78.08億元,建設1000萬噸/年原煤伴生資源加工與綜合利用項目(煤炭分質分級利用項目)。根據該公告,廣匯新疆公司將在哈密淖毛湖工業(yè)園區(qū)建設以煤熱解為龍頭的煤—化—油一體化項目。即煤中溫熱解生產半焦+煤焦油+荒煤氣;從煤焦油中提取酚油并制取精酚;荒煤氣凈化后,部分作為燃料供給熱解爐燃燒,部分作為下游制氫裝置的原料,另一部分用于發(fā)電;煤焦油加氫后生產石腦油、柴油餾分,同時副產石油液化氣和煤瀝青。最終形成年產610萬噸半焦、160萬噸煤焦油加氫、2萬立方米/小時荒煤氣制氫、35萬立方米荒煤氣發(fā)電生產能力。
8月26日,陜煤化集團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毛世強向外界透露:“我們擬斥資63億元,采用自主開發(fā)的低階粉煤回轉熱解制取無煙煤工藝技術,在神木錦界工業(yè)園區(qū),建設單套產能100萬噸/年、合計產能660萬噸/年煤分質利用項目。該項目將全部采用油洗及干熄焦工藝,所產生的廢水進入即將投用的120噸/小時煤焦化廢水專用處理廠,處理后全部回用,真正實現廢水零排放。”毛世強的設想是:待新項目建成后,將徹底淘汰現有的135萬噸/年塊煤中溫熱解濕法熄焦生產線,將所得的60余萬噸/年煤焦油全部作為現有的50萬噸/年煤焦油加氫裝置的原料,從而解決企業(yè)原料煤焦油供應不足的難題。同時,將采用新熱解技術獲得的有效氣體含量超過85%的高品質煤氣用來生產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高附加值產品。達產后,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2億元,實現利潤20億元。
8月28日,延長石油集團總經理助理李大鵬告訴記者,總投資23.95億元、采用懸浮床加氫裂化(VCC)的延長安源化工公司50萬噸/年中溫煤焦油加氫一期項目已經完成單體試車,正在組織聯動試車。成功后,延長石油集團將采用自主開發(fā)的粉煤加壓熱解制油及半焦氣化一體化技術(CCSI),斥資100億元,建設1000萬噸/年熱解、100萬噸/年煤焦油加氫、300萬噸油品的“煤兩頭見油”的煤分質利用示范基地。
另據記者了解,內蒙古博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共建1000萬噸煤炭分級利用項目于7月31日在京簽署,其合作包括有1000萬噸/年煤炭分級提質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和車用尿素汽車尾氣減排項目。雙方將在煤炭分級利用暨煤、電、化多聯產清潔領域展開合作,在鄂爾多斯烏審旗納林河工業(yè)園區(qū)和錫林郭勒盟分別規(guī)劃建設500萬噸/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
記者還了解到,受粉煤熱解技術成功突破,以及諸多制約煤分質利用發(fā)展的技術難題告破鼓舞,陜煤化集團神木清水工業(yè)園1000萬噸/年煤分質利用項目一期工程正加緊推進,將于年內開工建設。按照規(guī)劃,該項目一期投資超過400億元,建設規(guī)模為年產1050萬噸半焦(蘭炭)、212萬噸煤焦油加工、200萬噸燃料油、5.7億立方米天然氣、16萬噸瀝青焦、525兆瓦煤氣(劣質煤)發(fā)電、2萬噸液化石油氣及其他化工產品。后期再酌情啟動二、三期工程,最終將形成年處理煤量3000萬噸的全球最大的煤分質利用示范基地。與此同時,新疆新業(yè)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位于吐魯番托克遜能源重化工園區(qū)年產120萬噸煤熱解、20萬噸煤焦油加氫;鄂爾多斯市維易能源有限公司1050萬噸/年粉煤熱解、10萬噸工業(yè)精酚、100萬噸脫酚焦油加氫、25萬噸石腦油重整、20萬噸芳烴、750萬噸焦粉氣化制天然氣、8.3億立方米/年煤氣提氫等一大批煤分質利用項目也在有序推進。
粗略統(tǒng)計,如果規(guī)劃項目全部按計劃實施,算上已經建成的項目,2020年前后,國內煤分質利用裝置年處理煤炭將超過1.8億噸,年產油品1800萬噸,項目投資總額超過1500億元。“今年以來,在環(huán)保部接連否決了數個現代煤化工環(huán)評報告的情況下,煤分質利用依然能夠受到政策鼓勵和投資者熱捧,表明煤分質利用不僅得到了市場認可,也得到了國家高層認可。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能與現代煤化工及石油化工、電力、冶金、建材等諸多行業(yè)對接耦合、實現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的新興產業(yè)將會快速崛起。”陜煤化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尤西蒂對煤分質利用的前景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