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7年攻關,民營企業(yè)河南龍成集團研發(fā)出低階煤低溫干餾分級分質利用技術,并投入規(guī);I(yè)應用。專家指出,一旦該技術推廣應用,將跨越式提升我國煤炭利用效率,釋放巨大節(jié)能減排效益,并獲得油氣自給率大幅提升的“紅利”。
國家能源局發(fā)布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明確將以中低溫干餾制氣、制油為主要產品路線的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列入國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戰(zhàn)略中。龍成低階煤低溫干餾制油、制氣分質利用技術的產品路線、工藝技術、項目進度與“行動計劃”高度契合,這標志著龍成技術已經上升為國家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
我國是一個多煤、貧油、少氣的國家,目前我國煤炭總量80%直接燃燒,引發(fā)嚴重環(huán)境污染,且浪費煤中蘊藏的油、氣等資源,急需開辟一條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路。龍成低溫干餾技術是將煤在隔絕空氣條件下持續(xù)加熱至一定溫度,使褐煤、長焰煤等低階煤“變身”為潔凈煤、低溫煤焦油和煤氣等,是一種典型的煤分級分質利用技術。2014年9月,該技術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組織的有5位院士參加的科技成果鑒定,結論認為:“該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1年10月,龍成集團位于河南省西峽縣的一套30萬噸/年的煤分級分質清潔高效利用裝置正式運營。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組織專家現場標定,該技術單套裝置處理能力達100噸/小時,潔凈煤產率達71.53%,煤焦油產率為11.05%,煤氣產率為9.87%。煤焦油、煤氣經后續(xù)處理可變?yōu)槠、柴油和液化天然氣?br />
目前,河北曹妃甸總投40多億元的1000萬噸/年項目已開始試生產,12套規(guī)模為87萬噸/年裝置運行平穩(wěn)。項目負責人曹國超說,目前運行的兩套裝置每天“吃掉”4800噸長焰煤,產出潔凈煤3600噸、煤焦油480多噸、煤氣38萬立方米,暢銷方圓數百公里的鋼鐵和焦油加工企業(yè)。
低溫干餾不僅讓煤變白變清,還可實現煤油氣電多聯產,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石化行業(yè)成品油成本為4270元每噸,煤直接液化成品油成本3957元每噸,而龍成低溫干餾技術成本僅為1724元每噸;天然氣制LNG成本約1.77元每立方米,煤制氣成本約2.1元,龍成低溫干餾技術僅為1.57元。更可貴的是其顯著的節(jié)能減排效益,干餾過程中,脫硫率達98%。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說,龍成技術的經濟價值、戰(zhàn)略價值、環(huán)境價值、可行性已遠超其他技術路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在對龍成低溫干餾技術開展深入調研后撰寫的《龍成低階煤低溫干餾分質利用技術產業(yè)推廣研究報告》中建議:“國家應對此類具有革命性創(chuàng)新的技術給予高度關注,加大扶持力度,將其納入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推動產業(yè)示范,使其盡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