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chǎn)業(yè)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表示,國際上留給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間已經(jīng)很小,政府亟須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步伐,變被動減排為主動減排。
新華網(wǎng)太原9月18日電(記者呂夢琦、王井懷)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chǎn)業(yè)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表示,國際上留給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間已經(jīng)很小,政府亟須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步伐,變被動減排為主動減排。
目前,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仍然比較落后,煤炭占比達到了70%。2013年,全國煤炭總消費量近40億噸,其中21億噸被用于發(fā)電。專家表示,未來我國煤炭用于發(fā)電的比例會由目前的53%逐漸提高到70%以上,這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增加。
“盡管現(xiàn)在國家在大力推進煤改氣,但我國探明儲量的一次能源94%是煤炭,這是改變不了的,煤炭消費總量在很長時間內(nèi)仍將不斷增加,因此只有加快實現(xiàn)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才能將二氧化碳排放量盡可能降到最低。”倪維斗表示,我國的燃煤電廠必須提高燃煤效率,降低供電煤耗。
目前,我國燃煤電廠平均供電煤耗為320克/千瓦時,仍然處于比較高的水平。但事實上,我國已經(jīng)自主研制出運行效率居世界領先水平的發(fā)電機組,卻遲遲沒有得到推廣。倪維斗透露說,上海外高橋[-3.31% 資金 研報]第三電廠設計開發(fā)的機組供電煤耗已經(jīng)達到276克/千瓦時,低于原世界運行效率最高的丹麥北日德蘭電廠3號機組的286.08克/千瓦時和日本排名第一的磯子電廠1號機組303克/千瓦時的煤耗量。
“這項技術使每度電的煤耗降低了44克,可以使我們的電廠每年少燒近2億噸煤,目前我們正處于新一輪電廠建設高峰,一定要保證應用像這樣降耗明顯的先進技術,這對減排意義十分巨大。”倪維斗說。
此外,倪維斗表示,中國也應該大力發(fā)展煤化工項目,比如煤制油、煤制氣等,這將有助于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也將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