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山西煤化所朱珍平研究員的邀請,福州大學王心晨教授于3月25日訪問煤轉(zhuǎn)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做了題為“二維聚合物半導體光催化”的學術報告。
王心晨介紹了其主要研究方向——人工光合成的化學基礎與應用研究,并圍繞新型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開發(fā),闡述了從分子設計與合成,到組成、結(jié)構(gòu)、性能調(diào)控以及選擇氧化的應用基礎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法。通過層層剖析,王心晨展示了其科學研究思路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令參會者受益匪淺。
訪問期間,王心晨參觀了重點實驗室,并與朱珍平研究員課題組就光催化研究進行了深入探討。
王心晨教授,于香港中文大學環(huán)境科學系獲博士學位,曾任德國馬普學會膠體與界面研究所膠體化學系獨立課題組長、人工光合成實驗室主任,現(xiàn)任福州大學、國家環(huán)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日本科技振興促進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獎、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學者獎,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研究領域涉及材料、化學、物理、催化、環(huán)境等重要領域,主要從事人工光合成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先后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 Chem.、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國際知名期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被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Nature China、Materialsview China和MRS Bulletin等評選為研究亮點,并入選“2011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百篇研究論文”。有關氮化碳光催化的研究工作,近5年被全世界30多個國家280多個研究機構(gòu)的科學家他引11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