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常委、通遼市委書記孟憲東蒞臨東華科技總承包的中化學內蒙新材煤制乙二醇項目調研,并見證項目152中央控制室正式投用。東華科技副總經理孟陳周陪同調研。
孟憲東參觀了項目各生產裝置及分析化驗中心,詳細了解了項目進展、開車路線、公司運營規(guī)劃及園區(q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情況,并對項目推進情況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在中國化學的大力支持下,東華科技帶領各參建單位不懈努力,取得了項目建設的階段性成果,希望各參建單位再接再厲,發(fā)揚攻堅克難精神,強化質量安全管理,爭取早日產出合格產品,為提升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推動能源轉型和環(huán)境保護作出更大貢獻。
孟陳周感謝通遼市各級政府及中國化學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并表示,項目部將深入貫徹落實本次調研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目標導向,細化工作措施,牢固樹立安全發(fā)展理論,統(tǒng)籌質量和進度管理,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態(tài)度投入到項目建設中,朝著既定目標不斷奮進。
目前,項目已完成多個重要節(jié)點建設。其中,中央控制室正式投用標志著項目取得了階段性建設成果。中央控制室是項目生產運行的核心控制中心,通過先進的自動化系統(tǒng)和人機交互界面,實現對生產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控和管理。正式投用后,將進一步提高項目的運營效率和安全性,為項目產出合格乙二醇產品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遼市委常委、秘書長莫日根巴圖,扎魯特旗旗委書記邵彥軍等政府領導陪同調研。
中化學內蒙新材30萬噸/年乙二醇采用科林干粉煤氣化生產合成氣,宇部興產乙二醇工藝。
項目概況
該項目原計劃投資58.8億元,2013年開工建設,形象投資完成46億元,但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項目只完成76%,于2016年底停工。2022年,停建6年的項目嫁接盤活取得重大進展,由中國化學工程集團下屬東華工程科技公司承接項目建設,于10月初啟動公司破產重整工作,并起草項目投資協(xié)議和續(xù)建協(xié)議,完善了項目重組方案。
重新規(guī)劃的項目共分三期建設,總體規(guī)劃投資280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200億元,直接或間接提供超過8000個就業(yè)崗位。項目建設按照產業(yè)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耗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huán)化的思路,爭取用10年時間發(fā)展成為國內知名煤化工基地。
中化學(內蒙古)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于2010年11月12日成立,2023年5月25日完成股權變更,2023年7月8日公司名稱正式由“內蒙古康乃爾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化學(內蒙古)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化學內蒙新材”)”,屬于國有企業(yè)。
中化學內蒙新材是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陜西煤業(yè)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重點投資項目,由東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華科技”)和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榆林化學”)負責實際出資,其中東華科技占股60%,榆林化學占股40%。
年產30萬噸乙二醇項目位于內蒙古扎魯特旗魯北工業(yè)園區(qū),投資58.8億元,年產乙二醇30萬噸。項目由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PC總承包,乙二醇工藝采用高化學合成氣制乙二醇工藝,氣化技術采用科林干粉煤氣化工藝。一期項目建設52000Nm³/h內壓縮空分裝置1套、110000Nm³/h煤制氫氣氣化裝置(兩臺粉煤加壓氣化爐及煤氣凈化裝置)年產30萬噸乙二醇裝置1套、熱電裝置1套(4臺280噸/小時循環(huán)流化床蒸汽鍋爐+2臺25MW汽輪發(fā)電機組)、污水處理裝置1套、鐵路專用線1條、配套公用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