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心連心化肥解決造粒塔“冒煙現象”
作者/來源:河南心連心 日期: 2019-07-29 點擊率:1608
“這幾個‘煙囪’冒了十幾年的煙,逢年過節(jié)也不停,現在一下子不冒了,還覺得有點不習慣。”7月17日,一位住在附近的村民告訴記者,以前,白色的羽狀煙流從心連心100多米高的“煙囪”滾滾而出,飄行幾公里,看上去很是“壯觀”
實際上,這4個“煙囪”是心連心化肥生產過程中的重要設施尿素造粒塔。據心連心環(huán)保管理部經理李鵬介紹,在輸送泵的作用下,溫度超過100℃的尿素熔融液體來到塔頂,通過轉盤噴頭形成熔滴自由落下與冷空氣接觸冷卻固化成粒,在液體變固體的過程中釋放大量熱量,使得溶解吸收粉塵用的水部分氣化,以蒸汽的形式從塔頂排出形成煙羽。
據了解,造粒塔“冒煙現象”是行業(yè)難題,在此之前,這是國內外所有尿素企業(yè)正常生產的最顯著標志。
“2007年,我們一次性投資500萬元在造粒塔上增設水洗設備,改造后蒸汽中的粉塵含量降到30mg/m³,遠低于行業(yè)150mg/m³的平均水平。”心連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興旭告訴記者,心連心年產尿素280萬噸,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民營化肥企業(yè)、國內單體規(guī)模最大的尿素生產企業(yè),如此大的產能讓造粒環(huán)節(jié)開足馬力,單個造粒塔每小時排氣量達40萬m³,看著怪嚇人,其實大部分是無味無害的水蒸氣。
這無味無害的水蒸氣,給心連心帶來不少“麻煩”。雖然心連心長期向周邊人群普及造粒塔的運行原理和機制,但還是經常有不明真相的群眾投訴企業(yè)的空氣“污染”問題。為此,心連心每年都要拿出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專門做解釋工作,卻收效甚微。
心連心認為,給群眾造成“視覺污染”“心靈污染”,也同樣是不可忽視的污染。2017年,心連心決定聯合相關科研單位,成立攻關小組,一舉攻克尿素造粒塔冒煙的頑疾。
“我們采用了干法除塵工藝,在造粒塔上加裝特殊材質、特殊型號的過濾裝置,把尿素粉塵顆粒進行有效過濾回收。”劉興旭說,新的工藝中不再使用水,因此徹底消滅了“冒煙現象”,與此同時,新工藝排出空氣的粉塵含量下降到了10mg/m³以下。
2018年3月,經過一年的聯合攻關,心連心對第一個造粒塔改造完畢,并進行了半年的觀察調試完善,確認技術完全成熟后,又在2018年12月底前,把剩下3個造粒塔都進行了改造。
據介紹,不計科研攻關成本在內,每個造粒塔的改造成本在1000萬元左右,為治好造粒塔產生的“視覺污染”“心靈污染”,心連心花了4000余萬元——而在實際治理污染、節(jié)能減排方面,心連心更是“不惜血本”,用于節(jié)能環(huán)保技術創(chuàng)新和設備升級的資金累計超過10億元,占企業(yè)利潤的40%,讓企業(yè)成為國內第一家合成氨污水零排放企業(yè)、第一家實現鍋爐超低排放的化肥企業(yè),被中國氮肥工業(yè)協(xié)會等樹立為環(huán)保標桿,心連心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獲得企業(yè)環(huán)境信用行為評價最高級別5A等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