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烯烴,華泰盛富,衛(wèi)星石化,南山集團,聚能集團,陽煤集團等都將采用部分進口或全部進口美國乙烷為原料,發(fā)展烯烴項目,預計到2025年,中國乙烷需求將達1300萬噸/年。
石化規(guī)劃院、山東齊魯石化工程公司、中化國際等的領導專家將出席會議,介紹石化產業(yè)規(guī)劃與原料多元化趨勢,解析全球烯烴原料輕質化形勢,美國乙烷供需、定價、政策、運輸,以及分析中國乙烷裂解競爭力等。
2018年3月15日,浙江衛(wèi)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STL)與美國能源傳輸公司(EnergyTransfer)、英國航海家氣體運輸公司(NavigatorGas) 簽署了《乙烷供應協(xié)議》及《乙烷運輸諒解備忘錄》,標志著三方全方位合作正式開啟。
經雙方一年多來準備與談判,衛(wèi)星石化每年將進口約300萬噸乙烷到其新建乙烷裂解廠,貿易總額近1000億人民幣,英國航海家氣體運輸公司將為雙方乙烷建設項目提供運輸保障。本次簽署的乙烷供應協(xié)議及運輸諒解備忘錄,再配合衛(wèi)星石化和美國能源運輸公司合資建設的倉儲物流設施,三個合同成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完整價值鏈,從而使得美國乙烷順利到達衛(wèi)星石化的新建項目基地。

亞化咨詢結合目前乙烷裂解項目規(guī)劃與進展情況,預計到2025年,中國乙烷裂解制乙烯產能將達到1100萬噸/年,在中國乙烯總產能中的占比達到15%以上。投產第一年,開工率按90%計算,預計2025年,中國乙烷需求將達1300萬噸/年。給相關工程公司、設備技術及原材料供應商等帶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

2014年,兩條通往加拿大的乙烷管道投運,美國從乙烷凈進口國轉變成了凈出口國。新的出口終端和運輸船的建設,使得美國乙烷流向海外成為現(xiàn)實。2016年3月,美國首次向歐洲出口乙烷,用作英力士位于挪威拉夫內斯裂解裝置的原料。除INEOS之外和中國烯烴生產企業(yè)外,美國此前還與印度信實、Borealis和SABIC等石化巨頭簽訂了購銷協(xié)議。
EIA預測,未來兩年內,美國乙烷在石化領域的消費增長將超過其他石油和液體產品(如汽油、餾分油和航空煤油)消費增長的總和。乙烷出口將繼續(xù)增加,包括通過管道輸往加拿大,并通過海運抵達更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