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至12月2日,由中德科學中心資助,華東理工大學王輔臣教授和德國弗萊貝格工業(yè)大學Andreas Richter博士聯合申報的2017年“高溫部分氧化工藝模型與驗證”(Predictive Simulation &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Partial Oxidation Processes to Reduce Carbon Feedstock)中德雙邊研討會在德國弗萊貝格工業(yè)大學成功召開。
來自中德雙方,包括德國TU Freiberg,RWTH Aachen,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ulich Research Center,以及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等近十家單位的三十余位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匯聚在德國弗萊貝格工業(yè)大學能源過程工程和化學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Energy Process Engineering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雙方在能源化工領域針對本屆研討會主題涉及的氣流床氣化、高溫熱解、煤液化、二氧化碳減排、生物質氣化、天然氣非催化部分氧化等關鍵技術和科學問題開展了深入地交流與討論。華東理工大學王輔臣教授、于廣鎖教授、代正華教授和郭慶華副教授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并分別做大會報告,主要針對華東理工大學在煤氣化技術進展方面取得的工程進展、基礎研究領域的部分關鍵科學問題以及非催化部分氧化技術等分別進行了介紹,進一步提升了華東理工大學在煤氣化技術領域的國際知名度。
會議期間,華東理工大學王輔臣教授等還與弗萊貝格工業(yè)大學能源過程工程和化學工程研究所Bernd Meyer教授等針對雙方在如何今后開展進一步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并達成了初步共識。
與會專家學者和代表們在會議期間和會議結束后還分別參觀了能源過程工程和化學工程研究所以及歐陸科技(Eurofins)實驗中心。作為該領域的第一次中德雙方專題研討會,本次國際研討會為中德雙方的科研人員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