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尿素價格從2015年年初1550元/噸,已下滑至現今的1350元/噸,降200元/噸左右。”中宇資訊分析師湯菲菲對記者表示,“尿素廠家之間的價格競爭日趨激烈,新疆、內蒙古等地區(qū)新上廠家,更是打低成本牌,價格戰(zhàn)日趨白熱化。貿易商對于是否入市備肥仍處迷茫中。”
“國內尿素價格從2015年年初1550元/噸,已下滑至現今的1350元/噸,降200元/噸左右。”中宇資訊分析師湯菲菲對記者表示,“尿素廠家之間的價格競爭日趨激烈,新疆、內蒙古等地區(qū)新上廠家,更是打低成本牌,價格戰(zhàn)日趨白熱化。貿易商對于是否入市備肥仍處迷茫中。”
出口增長價格下降
2015年11月份中國尿素總產量為643.72萬噸,1~11月累計產量6787.58萬噸;2014年同期產量為566.43萬噸,1~11月累計產量6287.43萬噸,同比增長8%。近年來新上裝置不斷達產,尿素產能屢創(chuàng)新高,據中宇資訊不完全統計,全國尿素產能9000萬噸,僅2015年新增產能就約為900萬噸,其中一半裝置已順利投產。而就實際需求而言,除工業(yè)略有增長外,農用剛性需求無明顯增幅,且今年受農產品(000061,股吧)收購價格利空影響,尿素儲備降至歷年冰點。
出口方面,湯菲菲對記者表示,國內尿素供需失衡嚴重,廠商操作重心就轉移至出口上,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出口增長,但就成交價格而言,2015年末較年初下滑30美元/噸。
虧多贏少如履薄冰
在今年的裝置開工率方面,湯菲菲表示,據中國氮肥工業(yè)協會統計,尿素2015年全年平均開工率為71.26%,其中煤頭裝置開工率為77.97%。尿素產品檢修季多為5月和10月,裝置停車復產消耗費用約為500萬元左右,因此今年除計劃內檢修外,尿素企業(yè)不會貿然停車;尿素多數為國企,上設備之初,因資金量大,多數為銀行貸款,為避免銀行催還貸款,廠家定不會停車;從工藝方面來說,國內尿素固定床工藝占比約七成,在煤價相比歷年有所下降的前提下,生產成本也隨之趨降。
操作周期短,行情轉瞬即逝。在物流發(fā)達的今天,區(qū)域價格暴漲持續(xù)局面已不復存在。在現貨供應充裕的前提下,商家更多短線操作,因此庫存量少并非是價格上漲的必然因素;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何企業(yè)在用肥淡季為緩解庫存壓力,將出口作為首選。
湯菲菲表示,綜上所述,受經濟形勢不樂觀影響,各行各業(yè)操作都存在風險。對于今年的尿素而言,廠商虧多贏少,操作如履薄冰,下游備肥也謹小慎微。新常態(tài)下,市場存在些許不確定性,但行業(yè)未來仍蘊藏著商機,隱藏著曙光。優(yōu)勝劣汰,最終掌握成本優(yōu)勢的才是最后的贏家,尿素的持久戰(zhàn)已經打響,望廠商家做好心理準備,微笑面對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