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甲醇行業(yè)產銷分離的特點明顯,消費地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區(qū)域;而生產裝置則主要在西北地區(qū)的內蒙古西部、陜西和寧夏,此外山西、山東、河南和河北也有較大的甲醇產能。目前部分國產甲醇生產裝置配有下游衍生物項目,其中陜西、寧夏和江蘇的甲醇產能超過一半屬于下游裝置自用甲醇,其他省區(qū)的甲醇產能則50%以上需要外售。中國甲醇產能區(qū)域分布和可供外售的比例如下圖所示。
中國東部沿海地區(qū)甲醇制烯烴(MTO/MTP)項目發(fā)展迅速,帶來了巨大的甲醇需求。除了進口甲醇之外,國產甲醇也是MTO/MTP項目的重要原料來源。中國甲醇產銷分離的特點使國內甲醇的長途運輸成為必然。因此,如何獲取足夠的從西北運往東部沿海地區(qū)的甲醇運力,并控制物流成本,成為中國甲醇及下游衍生物行業(yè)的重要課題。
國內甲醇物流有以下四種方式:管道、水運、鐵路和汽運。在具體操作中,往往需要幾種運輸方式加以組合,以實現甲醇從生產裝置到消費裝置的轉移。
甲醇長輸管道投資高昂,必須達到足夠的輸送量才能實現盈利。2008年鄂爾多斯曾組織多家企業(yè)簽約建設從鄂爾多斯烏審旗到唐山京唐港的甲醇/二甲醚長輸管道,管道干線全長1000多公里。由于諸多困難難以克服,該管道項目最終未能投入實施。
在中國目前的甲醇生產和消費格局下,只有當供需雙方距離較近,管道運輸才具有可行性。河南能化中原大化與中石化中原石化簽訂了《年購銷36萬噸甲醇合同》,兩個項目都位于河南濮陽。2011年9月,中原大化甲醇開始通過管道輸往中原石化甲醇制烯烴裝置,為中原石化SMTO項目的長周期穩(wěn)定運行提供了原料保障。
目前西北地區(qū)的甲醇要運輸到江浙地區(qū),一部分走鐵路運輸,但鐵路運力有限,生產企業(yè)難以掌控運輸時間和運輸量,鐵路并不是中國甲醇運輸的主流方式。西北地區(qū)的大部分甲醇,需要走公路運輸到環(huán)渤海一帶的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島港或山東地區(qū)日照嵐山港,然后走海運至蘇南和浙江的港口地區(qū)。
自2014年初山西特大甲醇車爆炸事故開始,各地便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废拗七\輸的條例,使得甲醇公路運輸更加困難。所幸,總長4159公里的隴海、蘭新兩大鐵路干線已經實現了電氣化鐵路全線貫通,西北地區(qū)生產的甲醇到東部港口地區(qū)的鐵路運輸能力正在大幅提升,將有力緩解中國甲醇運輸困局。
作為中國煤化工和甲醇領域的領先研究機構,亞化咨詢以上海為目標地點,選取新疆(鐵路運輸)、鄂爾多斯(公路至港口轉海運)、河南(公路運輸)三地的國產甲醇出廠成本加運費(不含VAT),與2014年進口甲醇(含關稅,不含VAT) 價格比較如下圖所示。
2011-2014年中國甲醇進口量連續(xù)下降,從2011年的573.2萬噸下降至2014年的433.2萬噸,但2014年中國甲醇表觀消費量卻比2011年增加了1547萬噸。亞化咨詢認為,國產甲醇受益于煤價下跌,成本競爭力增強,以及鐵路運輸甲醇能力的提升,是甲醇進口量下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