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油氣協會發(fā)布的一條消息迅速在國內傳播開來,并在化工行業(yè)引起極大震動。消息稱,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8.5億美元,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圣詹姆斯教區(qū)的密西西比河岸邊新建一座世界級的甲醇生產工廠,設計年總產能300萬噸。
作為一家1986年以8萬元起家的村辦企業(yè),總部位于山東菏澤的玉皇化工2012年已發(fā)展成年銷售額224億元的中國化工500強企業(yè)。此次赴美淘金,是公司“走出去”邁出的重要一步。山東民營化企緣何要遠渡重洋到美國建廠?這將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7月24日,筆者獨家專訪了玉皇化工董事長王金書。
國內發(fā)展面臨瓶頸
目前,國內甲醇按生產原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煤制甲醇、天然氣制甲醇和焦爐氣制甲醇。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甲醇制烯烴(MTO)/甲醇制丙烯(MTP)項目增多以及甲醇作為燃料的用途逐漸擴大,甲醇市場為業(yè)界看好。但是國內天然氣資源有限,并且大都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國海油等集團公司手中。近幾年,天然氣價格不斷上升。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3年,天然氣價格自2.4元/立方米提高到2.7元/立方米,下游企業(yè)成本不斷增加。
談到玉皇化工投資海外的原因,山東一位業(yè)內人士認為,由于國內石油巨頭對上游原料的壟斷,不少民營企業(yè)在發(fā)展方面面臨瓶頸障礙,所以才有了玉皇化工赴美投資大甲醇的決定。
“現在國內煉油效益下滑,精細化工等下游領域還有很大的利潤空間。不過,國內天然氣價格不菲,進行深加工產品競爭能力弱,不利于企業(yè)發(fā)展。同時企業(yè)在天然氣購買以及供應等方面缺少話語權,一些從事天然氣深加工的企業(yè)發(fā)展空間受到限制,玉皇化工的做法無疑為擺脫石化巨頭原料壟斷開拓了一條新的發(fā)展思路。”一位業(yè)內人士說。
美低氣價吸引投資
業(yè)內人士指出,美國天然氣儲量豐富,尤其是隨著頁巖氣的開發(fā),天然氣價格不斷下降,紐約天然氣價格最低時達到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這不僅讓美國本土的制造業(yè)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也吸引了很多境外公司來美投資。比如,以加拿大為基地的甲醇制造商梅賽尼斯公司,將其位于智利的甲醇廠分拆成兩個部分搬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重新建起2套年產能分別為100萬噸和90萬噸的甲醇裝置。梅賽尼斯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國地區(qū)低廉的天然氣價格是此次遷移計劃的關鍵原因。
“雖然目前隨著一批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項目上馬,以及奧巴馬政府批準首個頁巖氣出口項目,紐約氣價出現了上漲。但是比起國內仍然有很大的利益空間。正是瞄準美國充足、價廉的天然氣資源,我們才有了投資美國建廠的想法。”王金書說。
談到這次美國合作,王金書指出,美國對一次能源出口限制嚴格,基本不對國外出售。“我們企業(yè)亟需突破發(fā)展瓶頸,尋找更加經濟、穩(wěn)定的原料供應。經過認真調研和慎重選擇,我們最終把目光聚焦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王金書說。
據王金書介紹,該項目先后歷經3年多艱苦談判,雖然當地政府對于該項目表現極大的興趣,但雙方就土地轉讓、安全環(huán)保、稅收以及天然氣價格等方面分歧很大,在各自的利益面前都寸土必爭,以致于最近才達成共識。
搶抓機遇謀求發(fā)展
王金書介紹說,玉皇化工計劃在美國建造2座甲醇廠,設計甲醇年總產能為300萬噸,同時建造1座甲醇下游產品工廠。該項目共分三期,計劃于2016年開工建設,一期預計2018年投入運營,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和法國液化空氣將分別負責工程業(yè)務和提供甲醇技術支持。
“打破國內壟斷,放眼世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突破發(fā)展瓶頸。這方面玉皇化工做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對于國內企業(yè)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借鑒作用。”一位業(yè)內人士說。
王金書表示,玉皇化工美國甲醇廠生產的多數甲醇將通過海運貨輪運到山東,用于下游化學品的生產,而20%~30%的甲醇將通過駁船和鐵路,運輸到北美市場出售。
“這個項目對于我們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拉長產業(yè)鏈條具有重要意義。”王金書說。
據了解,目前,玉皇化工已經在美國Plains All-American Pipeline公司終端附近獲得購買逾1000英畝土地的權利。為了確保項目順利進行,美國將為玉皇化工分期提供總額1125萬美元的支持,用于補償玉皇化工基礎設施和河畔必要道路的建設成本。
“在路易斯安那州建造世界級甲醇廠,是玉皇化工走向世界、成為全球石化業(yè)成員之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王金書說。
據了解,此前已有多家民企赴美考察投資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項目,其中也有大甲醇項目,然而最終卻都不了了之。對于玉皇化工投資美國的舉動,業(yè)內人士議論紛紛。有人認為,2012年前美國頁巖氣價格處于低位,是建設以氣為原料的化工產業(yè)好時候,但是隨著美國政府對頁巖氣出口政策的開放,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了,玉皇化工的項目2018年才投產,未來的前景難以預測。
“任何企業(yè)的發(fā)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在機遇面前果斷決策、搶抓機遇,才有可能獲得成功。”面對外界的質疑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王金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