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與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共同主辦“2014中國塑料(11170, -45.00, -0.40%)產業(yè)大會”在杭州蕭山開元酒店舉行,本次大會的主題為“經濟增速趨緩背景下塑料期貨產業(yè)服務”。新浪財經作為獨家門戶合作伙伴全程圖文直播本次大會。上圖為金發(f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南京。
以下為李南京發(fā)言實錄
李南京: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受大會主辦方的委托,今天我在這里演講的題目是中國聚丙烯行業(yè)的現狀以及前景市場展望。我演講分三部分,第一個聚丙烯市場的特點,第二聚丙烯市場目前的現狀,第三就是市場前景展望。
聚丙烯市場是目前通用塑料里面很重要的一塊,五大通用塑料,實際上我們大連商品交易所已經有三個產品是在期貨上市的。最早是PE到PVC(6125, 25.00, 0.41%)到現在2月份剛上市的聚丙烯產品。
聚丙烯產品如果按表觀上來看,它的表觀消費量達到一個相當大的量。2013年已經達到了1700萬噸,這1700萬噸僅次于目前最大的PE,超過了PVC市場。遠遠超出了工程塑料和PET這樣一個用量。
從聚丙烯產業(yè)鏈來分析,它的產業(yè)鏈可以說是比較長的。在上游我們都知道,聚丙烯主要是一個大石化產品,現在逐漸轉到煤化工產品到目前為止,主要的還是石油化工的產品。
在這個上游,從原油到樹脂下游這個覆蓋面就更多。聚丙烯產品,它基本上覆蓋了每家每戶家庭所用的產品,不管是這個廚房的用器,家電產品,有相當大部分它都是用聚丙烯材料所做成的。
另外就是在農業(yè),在地膜這一塊,在包裝模一塊,以及在纖維這一塊都用到了聚丙烯。聚丙烯主要的產品從一個塑料薄膜到塑料板材以及塑料管材和塑料紡織品,以及到人造薄膜,泡沫塑料,薄膜包裝及應用塑料等等一系列的產品?梢哉f,聚丙烯它跟我們工農業(yè),以及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現在可以說,現在我們的生活根本上離不開聚丙烯塑料產品。在整個產業(yè)鏈里面,這個產業(yè)也很有控制,今天在這里開會,見到石化行業(yè)的領頭老大,中石油的好幾位領導,在這個產品中,它是完全是上游是處于壟斷地位,壟斷地位最大的一家就是中石化,第二大中石油。平時我們說的這兩桶油就完全壟斷了聚丙烯產品這樣一個供應。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經濟的不斷發(fā)展,F在再發(fā)展到煤制烯烴,已經起到了對整個市場既是一個后來的加入者,又是一個攪局者。它對聚丙烯市場的發(fā)展,以及價格的走勢,將會體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在下游,可能現在我們今天參與開會的有相關部分實體企業(yè),在我們塑料加工實體企業(yè)里面,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競爭的行業(yè),是完全開放的企業(yè)。在這個行業(yè)里面,因為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在我們中國制造大國里面,我們塑料產品的競爭我覺得還是處于低端的競爭。
我們從PP這個來看,現在我們中國在做的量比較大的是什么?是編織類制品,編織類可以說整個聚丙烯產品里面一個比較低端的產品。注塑類和薄膜類,特別是高性能薄膜,這個產業(yè)的大頭,并沒有在中國,而是在國外,特別是在歐洲,以及美國。所以我們在整個下游這一塊還是處于一個低端、低成本的競爭。
隨著上游供應不斷的變化,現在也出現了上游的競爭。我們看煤化工從煤制烯烴,現在已經達到的產能,已經超過了160萬噸。在這一兩年還有150萬噸的產能釋放。也就是說,在未來加起來,聚丙烯通過煤制烯烴出來的將達到300萬噸,這是對市場很大了一個沖擊。
聚丙烯在注塑到纖維,到薄膜,但現在中國這兩年發(fā)展最快的是共聚聚丙烯。注塑也好,纖維和薄膜類主要都是聚丙烯,但這幾年速度進步很快,中石化、中石油在共聚聚丙烯這塊,已經取得了一個很大的進步。中國的規(guī)模已經超過了200萬輛汽車的保險杠,以及門板所用到的都是共聚聚丙烯。為未來在共聚聚丙烯的發(fā)展將會起到一個跳躍式的發(fā)展。包括我們自己,金發(fā)科技我們汽車材料這一塊,僅聚丙烯汽車材料這一塊,我們的銷量將會超過30萬噸。
目前由于我們聚丙烯供應完全是處于壟斷地位,由于它處于壟斷地位,話語權實際上都不在我們的消費者手里,就算我們采購量那么大,也沒法來撬動整個市場。金發(fā)科技我們一年采購數數量,今年我們大概會達到80萬噸的數量。那80萬噸的數量在中石化超過1千萬噸的塑料供應中,這個比例還是相當小的。也就是說,用戶的話語權是很小的,所以定價地位就是按我們老大的掛牌,明天翻牌多少錢就是報酬。
在貿易上這一塊,它是完全處于競爭的態(tài)勢,所以說貿易商之間競爭的態(tài)勢。昨天晚上跟我們陳總作了一個交流,說到價格,至少我們期貨市場將漲50——100點無所謂,但是我們在現貨市場上,漲跌100對我們來說絕對是要命的,我們下游處于一個很被動的這樣一個地位。
國內產品的價格實際上跟進口的產品的價格也基本上是關聯(lián)的。但是由于這兩年,中東這個產量的增加,對國內價格的沖擊也是比較大的。
整個行業(yè)的特點,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說“供應商是老大,那我們做企業(yè)的,只能是做孫子”,這個是目前這個行業(yè)的現狀。
第二,一個是公司的情況,整個公司情況來看,從全球的市場分析來說,包括北美到南美,到東南亞這一塊,按單個國家比列來算,中國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全球的產能大概是在7000萬噸,中國已經占到了20%,超過1300萬噸的產能。
國內的產能實際上從金融危機以后,從2008年到2013年,我們的產能還是不斷在攀升,基本上每年都以超過20%增長,隨著量越來越大,現在這個產能的增長是在放緩。
整個供應情況來看,從原來的兩桶油到現在加入的煤化工,但這個民營企業(yè)在這個行業(yè)的話語權還是相當小的。
PP進出口,隨著中國聚丙烯產品的不斷增加,技術不斷進步,特別是最近五年,可以說整個聚丙烯產品它這個技術含量以及技術水平明顯比五年前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由于大幅度的增加,對于進口的依賴程度大幅度下降。
以我們公司為例,我們2008年以前,我們對聚丙烯的進口依賴程度是達到了80%左右,這幾年,隨著這個行業(yè)、這個技術的進步,現在我們整個采購量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40%,實際上主要是為了做保稅貿易,對于成本會有一個增加。
隨著加工貿易的減少,進口的份額是不斷在下降。PP市場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和歐洲,但是它的實際上主要都是集中在欠發(fā)達地區(qū),F中國人均PP消費量遠遠達不到歐洲和北美這個水平,但是它的總體消費量是相當大。干嗎這么大,用這些塑料做成的產品,最終的出口量占了我們總體生產量相對來說,一個大的比重。所以在亞洲不管它的產量來說,比其他地方遠遠超出了美國和歐洲這一塊。
整個全球來說,注塑量是最多,注塑量我們家里所用到的鍋碗瓢盆,都是通過注塑來做的,跟薄膜相關的量,所占的比重都比較大。
在中國這種附加價值的產品就變得更加明顯,因為中國做的主要是做什么?主要是做拉絲,做拉絲我們最多的做編織袋,這個附加值是最低的。除了很多的勞動力。在勞動力比較低的時候,實際上中國老百姓并沒有占到便宜,中國人口這個紅利都是給國外享受到了。
現在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還是持續(xù)在增長,不管我們生產量也好,我們的消費量也好,都是持續(xù)在增長,基本上可以說,美元都是會上到一個新的臺階。
下面這個圖主要就是看到,2012—2013年聚丙烯產品在下游的比重,從薄膜到包裝、日用品以及到塑料,等等一些行業(yè)所占的一個比例。
隨著家用電器、汽車的增長,在這一塊的用料目前已經明顯超過了對這種低端的日用品塑料的影響。所以我們看2012年,我們在工業(yè)制品所用到的塑料,實際比日用塑料有了個增長,在汽車行業(yè)也保持了比較好的增長勢頭。我估計我們在2014年整個汽車行業(yè)的用量,以及家用電器的用量,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增長。
最后我就談一下我們整個聚丙烯市場,怎么樣的發(fā)展。從剛才所介紹的,我們純粹的壟斷,我們有第三家進入,包括在民營資本,國家放開了民營資本對石化行業(yè)這種進入門檻。在未來上游的壟斷地位將會逐步受到沖擊,這種沖擊可以說,這兩年已經有所體現。目前這種低端產品的品種比重將會降低;蛘咴谖覀2012—2013年聚丙烯下游平均增長是在6%左右,在2014年拉絲類產品將會下降到32%。在專用料這一塊,將會增加到7%,我們所說的專用料主要是體現什么特點?從技術層面來說,主要是體現了一個高流動、高干性、高沖擊,干嗎讓這個反射和發(fā)展,由于塑料價格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大,企業(yè)為了降低成本,要求單件的量要越來越薄,把這個做薄稀化。像我們保險杠材料,我們的一般的要求是達到3.5毫米,但現在保險杠材料已經達到了2.6毫米。這個對材料的流動技術,這個要求要高。再有達到同樣的強度,沖擊性能都必須大幅度提升。
目前由于我們整個產能的增加,有很多是在低端產品這個增加,特別煤制烯烴這一塊,增加的產能都是在拉絲這一塊。煤制烯烴推出了一些工具及在技術性能來看,我我覺得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低端產品不斷在增加,所造成的這種開工率由于市場不好,需求不好不斷在下降。
在金融危機以前,我們的開工率往往都是超過100%的,但是現在各個大石化的開工率都在下降,特別是在3月份,我們了解到,不管在中石化、中石油也好,我們的開工率大概只有80%左右。
目前這個產品的價格,由于現在供應的增加,下游市場不好,所以市場的價格也發(fā)生了一些比較微妙的變化。我們可以看一下,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這個期貨跟現貨價格的關聯(lián)程度越來越緊密,所以說期貨價格跟現貨價格的關聯(lián)程度越來越緊密。我們看這兩條曲線,這兩條曲線,這期間是一樣的,再一個它走向、趨勢也是高度雷同的。
由于有了這樣的關聯(lián)性,就使得我們如何用好這個期貨。陳總在報告里面提到我們在期貨操作過程中,我們有哪些創(chuàng)新、包括期貨市場可以做哪些創(chuàng)新,期貨公司可以做哪些創(chuàng)新,包括我們實體經濟可以做哪些創(chuàng)新,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