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力:中國甲醇產能并不過剩! “我們在兩個星期前剛購買了1000多英畝的土地,至少可以建10個年產180萬噸甲醇工廠,目標市場是中國。”在加拿大大使館3月20日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記者邂逅加拿大甲醇股份有限公司(CMC)首席財務官貢力,也記住了他的這番話。
“我們在兩個星期前剛購買了1000多英畝的土地,至少可以建10個年產180萬噸甲醇工廠,目標市場是中國。”在加拿大大使館3月20日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記者邂逅加拿大甲醇股份有限公司(CMC)首席財務官貢力,也記住了他的這番話。
同一個事件,如果從不同的出發(fā)點考慮,就會延伸出不同的結論。國內甲醇產能過剩的觀點在業(yè)內傳播,貢力的這番話就顯得極其另類,因為在他的眼中,中國甲醇產能并不過剩。為此,針對中國甲醇產能與市場需求,記者對貢力進行了專訪。
大唐內蒙古多倫年產46萬噸煤制聚丙烯項目是我國最早開工建設的煤制烯烴示范項目,年產168萬噸甲醇。該項目于2006年開工建設,2012年正式轉入生產。(李政 攝)
中國甲醇潛在需求量大
記者:2013年,中國甲醇產能已經達到5650萬噸,而目前市場需求是每年3000多萬噸,需求明顯小于產能。因此,當前中國甲醇產能過剩是主論調。您覺得中國甲醇產能過剩嗎?
鑒于近幾年國內甲醇行情,不少企業(yè)開始考慮發(fā)展甲醇下游產品。圖為河南龍宇煤化工有限公司為年產60萬噸甲醇裝置配套的年產40萬噸醋酸項目。(李政 攝)
貢力:中國甲醇產能并不過剩。很多機構統(tǒng)計中國的甲醇行業(yè)現(xiàn)在大概有6000萬噸/年的產能。但是,中國現(xiàn)有的甲醇生產廠70%~80%都是小型企業(yè)。這些企業(yè)的生產技術已經是三四十年前的技術了,實際開工率達不到50%,很多企業(yè)開工率超過50%就會出現(xiàn)運轉困難?紤]這個因素,中國甲醇行業(yè)沒有6000萬噸/年的產能,實際產能也就在每年4000萬噸左右。
記者:如您所說,現(xiàn)在中國甲醇的需求和供給是平衡的。
貢力:現(xiàn)在中國甲醇市場的供需是不平衡的,中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500萬~600萬噸甲醇。
我國甲醇產能多在西部,而甲醇消費市場卻多在東部。圖為青海中浩天然氣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甲醇正“整裝待發(fā)”。
記者:原因在于進口甲醇價格低吧?
貢力:至少不比中國西部甲醇的價格高。中國新建的甲醇產能大多在新疆、內蒙古、陜西、山西等地。甲醇生產是需要大量水的,而西部恰恰是水資源缺少的地方?梢哉f,以前煤制甲醇工廠的運行成本根本沒有把環(huán)境成本算進來。如果把環(huán)境成本算進去,你可以調查一下,實際上中國西部生產甲醇的成本會非常高。
另外,大家可能也都知道,現(xiàn)在甲醇制烯烴的發(fā)展區(qū)域是在東南沿海,人多的地方。那么,把甲醇從新疆、內蒙古運到上海的可能性非常小。為什么呢?中國鐵路的運力目前來看是有限的,根據我的了解,甲醇的運輸成本可能會達到每噸1000元。
因此,盡管中國西部甲醇生產成本很低,但這沒加上環(huán)境成本、運輸成本。加上這些,你會發(fā)現(xiàn)與歐美運到上海的甲醇的價格是差不多的。
記者:中國進口這么多甲醇,需求在哪里?
貢力:中國現(xiàn)在M15和M25甲醇汽油摻用的甲醇已經有每年1500萬~2000萬噸的量級了,當然這只是其他人粗略的計算。中國的國家發(fā)改委正在衡量M25的合法化問題。根據我們的估算,M25合法化以后所帶來的甲醇需求,再加上煤制烯烴的需求,2018~2020年,把中國所有的甲醇產能加在一塊,中國實際的甲醇需求還將有3000萬~3500萬噸的缺口。
我們的目標——甲醇年產能1800萬噸
記者:在加拿大用天然氣或頁巖氣制甲醇的投資回報情況怎么樣?
貢力:給你舉一個例子,F(xiàn)在運到上海口岸的國際甲醇協(xié)議價格是1噸600美元左右,優(yōu)惠協(xié)議價是1噸560美元左右,也就是1噸3300元。而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國,預計可采資源量為700萬億~1300萬億立方英尺。同時,加拿大的天然氣或頁巖氣的價格只有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相當于人民幣0.89元/立方米)左右。那么多天然氣,因為賣不出價格,只能將它轉化成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從這兩個數字看,甲醇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非常高。
記者:你們公司的項目預期呢?
貢力:我們可以在有限的幾年里,收回每一個甲醇廠的投資,而一個甲醇廠的實際壽命是25~30年。我再給你說一個數據,加拿大哥倫比亞省非常規(guī)天然氣的儲量是700萬億立方英尺,我們一個甲醇廠每年180萬噸的生產量、生產25年所需要的天然氣只需要1.5萬億立方英尺,用量很少。大量的天然氣出不來,氣價會一直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我們對自己有一個很樂觀的預計,只要3年就可以投產一個年產180萬噸的甲醇廠了,到2017年底可以有1~2個180萬噸/年的甲醇產能供給中國。目前,我們第一個180萬噸/年的甲醇工廠還沒有投產。
記者:有多大比例是對外銷售呢?
貢力:全部都對外銷售。
記者:180萬噸/年的規(guī)模在全世界來看能處在一個什么位置?
貢力:世界最大的甲醇生產商和貿易商是我們的鄰居,這家公司每年總產能是800萬噸。如果我們上兩個年產180萬噸的項目,產能就接近他們的1/2了。另外,我們兩個星期前剛購買了1000多英畝的土地,至少可以建10個180萬噸/年的甲醇工廠。
記者:一個企業(yè)每年1800萬噸的甲醇產能,這個數字令人吃驚。
貢力:中國2018~2020年3500萬噸/年的甲醇產能缺口,這個數字才令人吃驚!中國經濟在不斷發(fā)展,對甲醇的年需求量是以10%的速度在增加。
記者:1800萬噸/年的產能大概什么時候能夠形成?
貢力:取決于下游的需求情況。
記者:物流怎么解決?
貢力:物流上,我們有現(xiàn)成的運輸途徑,將加拿大內陸的甲醇運到港口,然后再運到中國。我們在中國沒有任何的分公司,所有的產品都在加拿大生產。中國有我們長期的合作伙伴,或者以長協(xié)采購的方式,或者用其他方式把甲醇或下游產品從加拿大運到中國。
記者:今年以來中國甲醇運輸發(fā)生了一些事故。甲醇海運的安全性如何?
貢力:中國的甲醇是用運輸車運的,要經過城市和人多的地方,是很危險的。海運的危險程度較低,即使發(fā)生泄漏事故,因甲醇可溶于水,并可生物降解,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有限。
記者:CMC是否有向甲醇下游延伸的打算?
貢力:甲醇只是我們的一個產品,現(xiàn)在我們和國內外的公司在合作,嘗試天然氣制油,這是我們另一個可能的發(fā)展方向。另外,我們也計劃發(fā)展甲醇制烯烴,直接將烯烴產品運到中國,這樣就節(jié)省了運費,產品附加值會更高。
進口甲醇
對中國不是災難是機遇
記者:隨著進口甲醇的進入,中國這些年耗費大量資金在西部地區(qū)建設的煤制甲醇項目豈不是要白做了?
貢力:只能在當地盡量發(fā)展下游市場,因為有物流的問題。盡管中國有資源,但能生產甲醇的地方是人少的地方,要把這個資源運到人多的地方,就要解決物流的效率問題。不能說白做了,只能說效率不能發(fā)揮到極至。
經濟就是這樣。加拿大為什么不到美國賣甲醇?因為美國也有很多頁巖氣,甲醇運到美國就會賣不出去,而且價格低,要找銷售價格更高的地方,就要賣到中國或者別的國家。我覺得這是受經濟還有地緣等因素綜合限制的一個結果。
記者:中國東南沿海的企業(yè)用進口甲醇制烯烴,已經有了成功的例子。
貢力:其實,對進口甲醇,中國東南沿海有兩個需求市場:一個是甲醇制烯烴,另一個是燃油,包括甲醇汽油以及甲醇經二甲醚制汽油,這部分的需求缺口在幾年后會很大,如果不補上,甲醇的價格會飆升。實際上,進口甲醇起到了幫助中國平衡甲醇未來供需關系的作用,也會幫助中國用甲醇進行能源結構優(yōu)化。
記者:假如CMC的甲醇項目都已經成型了,對中國的甲醇生產企業(yè)來講,是不是一個災難?
貢力:不叫災難,我覺得是一個機遇。中國西部的甲醇向東部運輸并不順暢,那么,要解決東南沿海市場對甲醇的需求問題,就不能都靠自己生產的甲醇,也要與國際公司合作把整個市場做起來。
記者:有沒有考慮過中國政府會為了保障產業(yè)安全、能源安全而出臺一些控制甲醇進口的政策?
貢力:我們不擔心。我不知道你們跟國家發(fā)改委接觸沒有,以煤為原料的甲醇生產總量被控制在5000萬噸了,天然氣制甲醇在中國是禁止的。哪兒還有途徑可以生產甲醇?需求怎么滿足?只能靠國外進口,這是客觀事實。
記者:還有一個途徑是焦爐煤氣制甲醇。
貢力:焦爐煤氣是焦化副產品而已,也不是生產甲醇的主要原料。中國很多企業(yè)不得不用煤,不得不買一些污染大的原料,現(xiàn)在進口甲醇給了他們一個更好的選擇,能幫助那些企業(yè)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減排目標。我們的甲醇價格也不是很高,因為價格高沒有人買,價格是很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