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安徽蚌埠新奧燃氣公司采用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與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利技術建設的10000噸/年甲醇氣相脫水制二甲醚工業(yè)裝置正式投產,并通過72小時考核驗收,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
據介紹,該技術屬國內首創(chuàng),國外也無類似生產工藝。其技術的突破,對二甲醚作為一種能源產品大面積推廣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據技術人員介紹,該裝置實施了西南院及天科股份的兩項中國發(fā)明專利,驗證了兩項專利的實用性、可靠性和先進性。該裝置操作簡便,無’三廢’排放,投資僅900多萬元,比進口同類裝置省30%,預計兩年時間即可全部收回投資。
據了解,我國二甲醚生產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僅有幾套單套規(guī)模幾百噸的以濃硫酸催化法生產二甲醚的工業(yè)裝置,全國年總產量僅3000多噸。20世紀90年代中期,天科股份的控股股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在廣東中山精細化工公司等企業(yè)率先建成數套氣相法甲醇脫水千噸級二甲醚工業(yè)裝置,使我國二甲醚產能達到近2萬噸。近兩年,瀘天化等企業(yè)引進日本技術建成1萬噸/年二甲醚氣相法甲醇脫水裝置。目前,國內二甲醚生產能力已近10萬噸/年,但因甲醇生產技術進步遲緩和甲醇市場價格偏高,造成二甲醚實際產量僅約3萬噸/年。
專家認為,該裝置的投產,表明采用新技術生產的低成本二甲醚全面替代石油液化氣作為民用、工業(yè)用燃料成為可能。據該裝置工程開車考核、驗收報告顯示,二甲醚純度達99.99%,生產1噸二甲醚的蒸汽消耗量比國外同類裝置少0.5~1.5噸。